close
★章曉文(文字工作者)  (20040524)

  驪歌即將奏起,社會新鮮人或許早已綢繆準備求職大計。你對出版事業有興趣嗎?本刊特別企劃【出版這一行】專題,編輯先行,下一期「企劃、業務」接續,在你投入文字的生產行列前,帶領你先進行認知上的熱身。
 
  某位國外記者自嘲喜歡寫作卻不甘寂寞,因而當不成作家;喜歡旅行卻沒有錢,因而當不成探險家;喜歡讀書卻不求甚解,因而當不成學者,最後只好走入新聞這一行。一個出版社編輯補充說,如果這人因為個性害羞而當不成記者的話,或許可以試試當編輯吧。99%的人,選擇編輯工作的動機都是自認「喜歡書」、「文字能力不錯」,更樂觀的人,則憧憬「每天讀書就能賺錢」、「可以當心儀作家的第一個讀者」。如果你是抱持著這樣的熱情或夢想走入編輯這一行,實際工作三個月後,會發現自己不只需要面對文字,還要應付異常瑣碎、環節繁複的事務。你會明白,編輯更像是耍盤子的特技演員,得同時照顧幾個盤子運轉順暢;耍得漂亮,台下觀眾不一定拍手稱讚,要是稍不小心摔破了,懊惱之餘,可還絕對得賠的。

   沒錯,編輯的工作需要博覽群書,但你接手處理的,很可能是主題乏味、內容冗長、結構紊亂,或文句不忍卒讀的稿件。挑錯字、對原文,只是最基本的校稿動作,你還可能必須為作者增色潤稿,更需練就判定生殺的見識,任憑作者自我陶醉、專家自吹自擂,仍堅守編輯的專業考核,查對資料,使出從小針美容到外科手術等級的技藝,讓書稿撥雲見日。這份工作需要「創意」,但更需要「耐性」

   不少新手編輯嚮往與作家成為朋友,工作後才發現,作者往往是追殺名單之首。遇到嚴重拖稿的作者,編輯軟硬兼施、每天照三餐打電話問候,甚至得殺到作者家逼稿。交了稿的作者對於內容的刪修、版面設計、行銷計劃,也可能有一籮筐意見,必須靠編輯高超的溝通手腕維繫美好的合作氣氛。糟糕的是,遇上避不見面的作者,甚至告知憂鬱症發作無法動筆,編輯也只能摸摸鼻子,苦苦等待。當你選擇編輯工作的同時,最好同時具備高度的抗壓性,以及忍辱負重完成使命的精神

   除了作者譯者以外,編輯也得夾在美術設計、印務、行銷、業務和老闆之間周旋。正文終於搞定了,接下來還有:導讀和推薦序文收到了沒?封面文案和設計夠不夠味?印務部門能不能準時入庫?一個個細節都夠讓編輯神經緊繃,還不能忘記提早向國家圖書館申請書號、填寫新書資料卡給行銷部門,並繼續蒐集書籍資料,準備接下來的出版書單。小型出版社的人員編制簡單,編輯除了編、校稿之外,通常還得身兼印務、行銷與客服角色。所以,問問眾家出版社編輯每天能好整以暇看稿的時間,答案往往是:「下班後」。

   編輯的職責是對最後的書籍品質負責。行事周延的編輯,往往顯得龜毛又挑剔,簡單的文字和紙張之間,要斤斤計較字體、字級、字距、行距的選擇,標題、引言、摘要與圖表、註解、索引的位置,甚至於紙張、內頁版型和封面設計,也足以讓編輯操心。等到一切確認,文稿順利排版,還要歷經三次校對,再加上檢查清樣。有些編輯還不惜親自追殺到印刷廠、緊盯品質,一路呵護書稿直到問世。

   也因此,某個編輯在網路留言版上感嘆,做這一行「身體要健康,才能經得起超時工作;性格要開朗活潑外加幽默風趣,才不會在沉重壓力下襬臉色,還能說笑話娛樂同事;好奇心強,才能尋找更有意思的題材;個人的專業度夠,才能讓上司清閒度日,防止天天追問製作過程;有耐心,才能夠幫助上司擋作者來催稿費;細心,才能夠免出包、不讓上司背黑鍋;個性好相處,才能夠避免跟上司發飆。」

   儘管編輯工作勞心勞力,如果你本性愛書,就能夠在每一階段的成果裡,找到躍躍欲試、繼續向前的理由。不管是把蕪雜的初稿整修出清晰的面貌,或發想出精采的文案讓書本更添光彩,如果新書付梓的一刻,你便不期然「自我感覺良好」,你就天生適合吃編輯這行飯!
--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ri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